一個周三沒課的下午
去信義區ATT Show Box 聽了一場由財團法人資策會所主辦的論壇講座--「微電影 創世界」微電影微新運動論壇
雖然不是唸電影、影像製作的相關科系
但是當初看到活動訊息時還是毫不猶豫得報了名
原因很簡單
要學的東西很多 也許不是專長 多聽 多看 多接觸 總是好的!
活動的第一個講者是 盧建彰導演 他是一位知名的廣告導演
很喜歡他的分享
啟發思考性的文字 與 盧導演自己的廣告作品 組合成一個很吸引人的簡報
內容真的很棒 以下舉列幾點分享:
首先 盧導 的第一頁投影片上 打了幾個大大的字:
「在你裡面的 比世界更大」
幾個簡簡單單的字 卻是我們時常會忘記的
世界之大 但是存在於我們內心的力量可以是無限大
我們的想法、創意、好點子 正是我們內心那無形且無限的潛在力量!
所以 微電影的創作
先從向內挖掘開始吧~
如同盧導演所說的
找到一個自己想說的故事
而這故事的源頭 是來自於自己內心想要與世界對話的內容
透過微電影這樣的媒介 開啟自己與世界的對話 傳遞想法
你自己一定有專屬自己的問題
勇於尋找答案 寫出自己的探索的過程 那將會是獨一無二難能可貴的故事
就像 盧導 所指導的一系列 Google Search Stories 的吳承儒篇
一個國中生 因為想要了解地層下陷對高鐵的影響
便背起行囊 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搭了無數趟的高鐵做實驗
經由好奇 起而行去尋找答案 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
進而又發現其他問題 串連學習
如此好學 堅持的精神
讓我再次省思現在的教育模式
講求升學考試的體制 如何讓一位國中生 能花上這麼多時間作專題 "自己找答案"?
不過
教育以及學習的真諦不就正是應該如此嗎?!
鼓勵學生 獨立思考 勇於懷疑
而不是一昧的單方接受 相信課本上的資訊 老師的講解 成為麻木的考試機器
唯有自己思考過 懷疑過 探索過
知識才會深刻 才會內化變成自己的!
看到吳承儒的故事 給我們的啟發就是
之所以能被看見 有所成果
非關聰明才智
人人其實都有能力做到像吳承儒所做的實驗
只是 行動與否而已
What matters is all about action.
Action is louder than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下來 是關於情感...
透過一支 盧導 所指導的 【果微醺 宣洩篇 】的廣告
廣告最後 陳意涵所說的
「 此刻 在這 我們微醺 不解釋」
盧建彰導演在這要和大家分享的拍攝概念與靈感是:
有時候 不說話 比說話大聲
情感比說理穿透
忘記是在哪裡看到過類似的觀點
我想
說理是和一個人的大腦溝通 但是 情感是和心溝通
情感是人類共通的語言 無須太多文字語言的解釋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 之前有看到新聞說
小嬰兒 對所聽到的音樂是喜是悲 感受是相當敏銳的
之前自己在聽音樂會時就想過
音樂 也是一種語言 是溝通、傳遞情感的媒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次論壇當中
還邀請到了 大陸 皇品微電影的 黃燦明總裁
與大家分享 微電影整合行銷與商業模式的發展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 皇品微電影為大陸金雞服飾所拍攝的一支微電影廣告--「田埂上的夢」
關於一個夢想成為舞者的卓君的故事
這支微電影很熱血 很令人動容
受到Michael Jackson的啟發 一位在廣西鄉下土生土長的青年開始了他跳機械舞的舞動人生
即便一開始 受到嘲笑 在別人的眼中只不過是隻「跳舞的猴子」
但由於堅持 最終在台上發光發熱!
其實 這雖然是一支以商業為目的而拍攝的微電影
不過 我所看到的
反而不是 金雞服飾的商業行銷
而是
有夢最美的堅持與感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場論壇講座聽下來
內容相當充實
除了很開心能夠看到這麼多微電影(廣告)作品之外
更了解到微電影的內涵及發展
於之前的我
廣告 與 微電影 是分開的
沒有想到說 有時候 廣告本身其實正是一部微電影
微電影與商業行銷的整合創造出了商機 那便是:
Marketing with Meaning!
但是 就微電影本身
無關乎其拍攝目的 純屬娛樂 亦或是 商業行銷廣告等
唯一不變的概念就是
一部好的微電影都需要一個好的故事作為腳本
拍攝微電影 就像握著一個發聲筒 擁有與世界對話的機會
藉由故事傳遞想法 傳遞理念
這是數位時代的一大特色
除了語言文字
影像也可以說故事 可以與人們溝通
它與語言文字一樣 具有渲染力
一樣能夠打動人心!!!